安康茨沟古道:四塞之地通往长安的“高速路”

  • 发布时间:2020-11-03
  • |
  • 作者:汉滨文旅
  • |
  • 阅读次数:102

    没有脚夫急促的喘息声,没有马帮“嘚嘚”的蹄声,亦没有客栈、集市、小商小贩或长或短的叫卖声。可是,这里有用石板铺成的古路被时光磨得溜光溜光,鱼鳞般小青瓦盖成的土屋与做工考究的石板房相伴而生,高居山顶的古寨子、古寺古庙似颗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间……这便是安康市汉滨区北部茨沟镇境内古商道的景象,与无数个实物关联着的有关古商道的故事,正诉说着古道曾经的繁荣。

古商道已被高速公路取代而堙没在密林深处,老铺子也被时代淹没在灰一般的泥土中,这就是历史。不过,隐匿千年的茨沟古商道,正穿越时空的薄纱,“千呼万唤始出来”。茨沟古商道,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柞水道。
茨沟,因境内瓦铺村曾建有48座庙宇而被称为“寺沟”,后谐音为茨沟,而瓦铺村则因金州(今安康)通往古都长安(今西安)最为便捷的古商道必经之地,商道两旁遍布林立着小青瓦覆顶的商铺,由此得村名“瓦铺子”。

   

记者这次重走古道的第一站就选择在瓦铺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唐国斌带着记者来到寺沟河边、紧挨通村公路的一户人家坎底,看到一块保存几近完整的石门枋。石门枋为硬度非常高的岩石制作而成,楹联左边书:“山辉水秀钟杏处”,右边书:“日盛月新发福门”,横批为:“英宝世家”。非常考究的是,楹联是凹形雕刻,而横批则为凸形雕刻,空白处均用精美的图案进行装饰。
此处为一岛形的平坝,视野宽阔,阳光充足。在住户的院坝,还保存着石门墩、石磨等,唐国斌说,这里曾是一处客栈,有大大小小百余间房,由南、北、西三个大门守护着这个精致的院落的安全,西边的大门可以去往寺沟河边,涉水后通往对岸的山上,山上修建有大大小小十多个亭子,供南来北往的商旅休闲赏景。
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瓦铺曾经的繁荣,也造就了各种文化的交融。唐国斌说,瓦铺村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张姓、胡姓、邓姓、孟姓、石姓、兰姓、朱姓均为当时老户族。明末清初“湖广填川陕”移民时期,湖北麻城等地大批人口迁居此地,村内现有住户大多为明清移民后裔,姓氏多样,主要姓氏大户有唐姓、朱姓、胡姓、惠姓、李姓等。

   

瓦铺村监委会主任朱昌勇介绍说:瓦铺境内的48 座庙宇、9 座山寨中,最有影响的当属金龙寺和龙王洞。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朝着顶峰进发。2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金龙山山顶。放眼望去, 群山叠嶂,前后左右5条绵延不绝山脉向金龙山聚来,将金龙山捧起,呈“五龙捧圣”之势。山顶凸显而起,犹如一艘大船耸立山颠。站在山顶,山风扑面,送来阵阵凉爽,心胸豁然开朗,杜甫当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此时得到最好的诠释。
沿着石砌的台阶拾级而上,台阶临崖一侧有木栏杆,栏杆固定在台阶的边沿。台阶的尽头,一排石砌的围墙中间部位开着一扇门,门框均为整体石料。很难想象,当年的工匠在建设这项建筑时,是怎样把这么大的石块运到山顶的?建设又是何等的艰难!
进入围墙,三五拐弯后,右侧有一排数十间石屋,不过已残垣断壁。山顶正中间的一栋石屋保存完好,一则与悬崖垂直,门前一副楹联十分醒目:“别皇宫辞尘世修成玉体,抛宝位入武当练就金身”,横批:“护国佑民”。在房屋院坝,放着一根近五米长的整石条水槽,可以想象,当年在建设时工匠们已有排水之先见。
古建筑内有栩栩如生的壁画,和4块记载古建筑修建和重建的碑文。对于这座古建筑的建设,朱昌勇介绍了民间两个传闻,一个传闻是与宋时“杯酒释兵权”密切相关。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故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级军官们交出兵权。此殿初任道长可能是被解除兵权之一者所建。第二个传闻与明成祖为保皇权有关。朱棣当年曾在武当山等地大兴土木修建道观,金龙山祖师殿乃其一者。这虽然缺乏佐证,但至少说明明朝政权迭替影响也深入民间。
瓦铺的另一古建筑龙王洞石窟,初凿于南北朝时期,明成化年间扩建,道光四年重修。清嘉庆年间,乡贤王先文在村内板长沟口设立瓦铺私塾,学制13年。咸丰三年、光绪三十二年、民国二十三年重修,后相继遭到严重损毁。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未现场一览。
茨沟境内有如此众多的古建筑,不难想象古商道当年是何等的繁华,也不难想象农耕时代茨沟群众守护的是怎样的精神家园。
唐国斌的爷爷曾活跃在这条古商道,他们将安康盛产的蚕丝、茶叶、木耳等农产品,通过肩挑背扛,运送到古都长安,又从长安贩回食盐、布匹等日用品。他们从安康出发,沿富家河一路直上到茨沟镇,再从茨沟翻山到镇安县,在镇安境内歇息一晚后再启程北上,7天可以到达古都长安。这条线路,与现在的西康高速路线大体重合,当地群众说:“沿寺沟上西安比现在的高速路还直!”
唐国斌说,他爷爷常年奔波在这条古道,一年四季汗从来都没断过。冬天穿的新棉袄,到了夏天用手一搓,就能掉下白色与盐一样细末状的汗渍来。
从茨沟到镇安的另一条路是一直沿着富家河到王莽山,翻山入镇安的。在王莽山顶立着一块宣统元年“三善同归”石碑,字迹清晰可辨,碑文记载着“通秦连汉的驿路自王莽山山顶而下,有个五六里长的烂泥湖,无论春夏秋冬都寒泉涌出,行走艰难,影响来往商贾,为了方便通行,当地三位乡贤捐资整修了这条道路”的故事。
汉滨区纪委驻茨沟镇王莽山村第一书记陈康说,在王莽山村的古商道上还保存着一块完好的石碑。在陈康等人的带领下,记者踏上了条石铺成的古商道,这条古道现在是村民劳作的生产路,约1.5米宽,条石已被磨得光滑溜光。
山随水转,水随山绕,步行40来分钟,在一峰回之处的石壁上立着一块石碑,记载 “滴水岩路段道路狭窄,骡马通行困难,为方便过往,当地群众集资修路”的经过。
当地70余岁的陈姓大爷说,他的父辈也是行走在这条古道上的商人,他记事的时候,这条古道还商旅不绝。
据茨沟镇党委书记胡子新说,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与古都最近的安康,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无疑是古都生产物资最直接的提供者,这些货物大多通过这条古商道源源不断运送到长安。茨沟这些撒落在崇山密林之中的历史遗存,不仅承载着根脉深厚的人文记忆,更沉淀着厚重的丝绸之路、文化融合等文化符号,期待更多的人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