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阅读文化节 | 陕西省图书馆藏江河水利文献展(三)

  • 发布时间:2023-10-22
  • |
  • 作者:陕西省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

图片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起的“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主题为“江流万古文润千年”,陕西省图书馆特举办“江流万古水利千秋——陕西省图书馆藏江河水利文献展”。 

“河出图,洛出书”,中华传统图书典籍从源头上便与江河结下了不解之缘。陕西地跨南北,河流众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父亲山秦岭横亘其中,东西绵延。母亲河黄河自东由北向南环绕而过,壶口、龙门列于其上,《尚书·禹贡》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及泾河、洛河等众多支流共同孕育了八百里关中平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封建王朝,见证了周秦汉唐等王朝鼎盛时期的历史辉煌。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流经秦岭巴山之间,汉江谷地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汉”王朝之名亦源于汉水。陕北地区是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处,长城贯穿全境,历来为边塞军事重地。其境内无定河自古以来即为边塞象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成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佳作之一。 

古城西安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关中平原水利之盛亦享誉千年。两千多年前,郑国渠的修建使得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享“天府之国”“九州膏腴”之美誉。此后白渠、成国渠等相继修建,历代多有疏浚。直至近代“关中八惠渠”,延续利用了郑国渠水利传统。以郑国渠为源头的关中大型水利灌溉系统,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水利灌溉作用。运河方面,汉代漕渠、隋广通渠是中国古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唐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漕运功能。此外汉武帝开凿之昆明池、宋苏轼疏浚之凤翔东湖等已成为今天陕西境内焕发新貌的水利风景名胜。 

水利千秋事,江河万古流。本次展览精选馆藏珍贵江河水利古籍文献21种,以时间为脉络,充分展现陕西悠久的江河文明与水利文化,再现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轨迹与图片辉煌历史。

汉台区图书馆将分五期进行展览,今天是第三期。

图片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


作者:(宋)沈括撰
版本:明崇祯四年(1631)嘉定马元调刻本

《梦溪笔谈》是一部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文学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其中《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补笔谈》三卷,分为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其中记载水利方面的内容,如水患治理、堤坝修筑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水利情况的珍贵资料。该书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其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图片图片


图片




[乾隆]重修凤翔县志八卷首一卷


作者:(清)罗鳌修 (清)周方炯 刘震撰
版本: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

《[乾隆]重修凤翔县志》由凤翔县知县罗鳌修,收录了凤翔县地理沿革、城市规划、经济、政治、科教、文化、人物、历史事件等内容。书中有刘震《东湖揽胜图说》,记载“郡东门外,苏公有祠,方湖一鉴,堤柳垂丝。池种荷花,想濂溪之独爱。亭颜宛在,同诗人之溯洄。”凤翔东湖是苏轼担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期间,倡导官民疏浚扩池而修建,至今仍是凤翔著名的人文景观。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长安志图三卷首一卷


作者:(元)李好文撰
版本: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灵严山馆刻经训堂丛书本

《长安志图》是元代李好文在北宋吕大防《长安图记》的基础上搜集扩充,并增加了大量水利资料编绘而成。全书图记兼备,内容充实扼要,历来为人称许。该书卷下有《泾渠总图》和《富平县境石川溉田图》,并有泾渠图说、渠堰因革、洪堰制度、用水则例、设立屯田、建言利病等内容,具有很高的水利史料价值。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河防一览十四卷


作者:(明)潘季驯撰
版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河防一览》,明代治河专著,成书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全书记录了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措施,包含河防险要、修守事宜、河源河决考、明代治河奏疏等内容。该书为“束水攻沙”论的主要代表著作,是我国十六世纪河工水平、水利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水利典籍中的一件珍品。

图片图片


图片




靳文襄公治河方略十卷首一卷


作者:(清)靳辅撰
版本: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

《靳文襄公治河方略》原名《治河书》,成书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全书记述了黄、淮、运河干支水系概况,黄河演变、治理和历代治黄议论,着重阐述了十七世纪苏北地区黄、淮、运河决口泛滥和治理经过,是清代重要的治黄水利著作。卷首收录《黄河图》《运河图》《淮南诸河图》等。卷一至卷三为治纪,卷四为川渎考,卷五至卷六为靳辅任河道总督时的奏疏,卷七至卷八收录前人所编著的治河名论,卷九至卷十收录了陈潢《河防述言》和朱之锡《河防摘要》。

图片图片图片


END

来源:陕西省图书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