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先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卷”的

  • 发布时间:2024-07-13
  • |
  • 作者:
  • |
  • 阅读次数:6
图片



“卷”这个词虽然近几年才流行起来,但古代早已有之。从古到今,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人迈步,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循环往复,始终向前。但我们今天要说的“卷”不是内卷的“卷”,而是万物皆可“卷”的美食。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从人类起居的变迁,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卷”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卷饼从哪里来?



煎饼烙饼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考古发现仰韶人那时已经创制有烙饼的陶鏊,这是一种形状特殊的陶器,上为圆形平面,下附三足或四足,底面遗有烟炱。后来还有属于辽、宋、金、西夏和元代的铁鏊和铜鏊。《说文句读》说:“鏊,面圆而平,三足高二寸许,饼鏊也。”《正字通》也说,“鏊,今烙饼平锅曰饼鏊,亦曰烙锅鏊。”可见鏊在古代,是专用于烙饼的炊器。













图片

仰韶文化陶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主食界“内卷”中

脱颖而出




5000多年前饼的原材料是小米、黄米。小米杂粮煎饼是古代北方人的常食之一。那我们今天要说的可“卷”万物的饼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人们常说的“五谷杂粮”,五谷即粟、黍、麦、稻、菽五种作物,自古便是中国人的主食来源。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五谷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图片













粟,俗称小米。繁衍于黄河流域的先人们,吃着黄河水滋养的粟米。从先秦到唐宋,粟米饭一直是中国人的第一主食。小米可蒸饭,也可煮粥。民以食为天,粟作为主食中的主力选手,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古人将粟的地位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是粟的另一个名字。













图片













排在古代主食榜第二位的是黍,也就是今天的黄米。黍的亩产量仅及粟的一半,但黍米蒸熟后黏黏的口感,颇受欢迎。因此经常被用来待客。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大意是老朋友炖好鸡,蒸好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图片













“卷”起一切背后的功臣“小麦”,在4000多年前才从西亚传入中国。由于古代以粒食为主,最初人们直接将麦粒蒸熟了吃,称为“麦饭”,口感和味道都次于粟和黍。导致小麦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在主食界显得很“憋屈”。













图片













直到东汉末年磨粉技术传入,把小麦磨成粉食用,小麦这才打了个翻身仗,真正成为北方最重要的主食。













图片

汉代石磨













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把小麦磨成了面粉,各种面食便陆续出现在了古人们的餐桌上。当时人们把很多面食都叫做“饼”,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饼法”一节记录了超过20种面食,其中汤饼类似面条,蒸饼接近馒头。倒是来自西域的胡饼,更像今天我们认识的饼。













图片

河南登封宋代壁画墓中的烙饼图













煎饼、烙饼等饼食,在北朝时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而后,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中国人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饼,以及丰富多样的搭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江南北

花样百出的“卷”




饼是极有文化感的面食,虽然现如今南米北面的格局早早奠定,但中国人在“吃上面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北方各个是公认的吃饼大省,南方的饼也是花样繁多。

北京春饼

春饼也叫荷叶饼,因为它的形状像漂浮在水中的荷叶。自唐代开始,中国人便将一些辛辣蔬菜做成春盘,用饼卷起来吃,成为一种迎春潮流。春饼宴上,炒豆芽、摊鸡蛋、炒合菜是常客,再搭配上酱肉一起卷起来,就是迎春的期盼。而在北京,荷叶饼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卷最著名的烤鸭肉。













图片














天津煎饼果子

说起卷饼,就不得不说天津煎饼果子。在天津,只有绿豆面和油条薄脆的组合才能叫煎饼果子。因绿豆面更具韧性,面糊所用的水是牛骨羊骨熬制的清汤,油条薄脆绿豆面的组合最能发挥三者极致的味道,加了任何别的菜,都会喧宾夺主,破坏原有酥脆的口感与绿豆的清香。













图片














河北保定卷卷

“卷卷”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地道河北美食。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这天,是当地家家户户摊卷卷的时候。制作“卷卷”先要“洗面”。将洗出的面浆静置沉淀后倒掉上层的水,余下的搅匀,舀一大勺面浆在平底锅里烙成薄饼。“卷卷”的内馅可甜可盐,通常是把红糖、花生、芝麻碎混合卷成长条,也可再上锅煎一下食用。













图片














山东淄博西河煎饼

山东的煎饼,必须在全国卷饼地图里留有姓名。作为山东淄博人的蒲松龄,专门为煎饼作了一篇《煎饼赋》,“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山东人做煎饼,突出一个大字,以“一张煎饼卷天下”著称,原料突出一个广字:玉米、黑芝麻、南瓜、花生、核桃……摊出来的煎饼散发着浓郁的谷物的清香。













图片














陕西关中滋卷

滋卷古称为纸卷,起初从野菜铺陈在麻纸上蒸煮得名,也有说是面皮薄如纸的原因。如今演变成用面皮卷住野菜蒸煮的“滋卷”。做法是将荠菜洗净,开水焯一下,再炒几个鸡蛋,切一把韭菜,加盐调味、拌匀,均匀适量地摊在擀好的薄薄大面片上,从中戳破一个小口,然后从口子处向四周卷去,卷成蚊香的形状后上笼蒸。出锅后切成块,蒜蓉加上油泼辣子、盐、酱油,浇上热好的醋,便是蘸料。蘸着吃时满口溢香,有“滋”有味。













图片














黑龙江绥化榆林筋饼

据传榆林筋饼是清初满族群众在物质贫困的环境下发明的,为了改善伙食,当地手巧的妇人便把饼越做越薄,形成了一门高超的手艺。在卷什么的问题上,北方人似乎有着一种默契:京酱三丝、香菜肉丝、土豆丝等。还可卷甜面酱、香椿鸡蛋、豆芽、熏肉等……仿佛有一种能把一桌子菜卷进一张饼中的豪气。













图片














江苏徐州烙馍

作为江苏的北部城市之一,徐州以南地区爱吃米,以北地区爱吃面,唯一能让两边达成和解的,便是徐州烙馍了。烙馍吃法多样,孩童大多喜欢卷着白糖吃;还可一半普通烙馍,一半炸成酥脆的烙馍丝卷着吃。最经典的还是烙馍卷馓子:烙馍内卷上酥脆的馓子、醋溜土豆丝、咸鸭蛋、炒鸡蛋等,佐以黑咸菜、青椒面酱调味。这样吃着里面脆、外面软,喷香十足。













图片














浙江台州食饼筒

每到端午节,全国人民都在热火朝天吃粽子的时候,台州人在这一天则吃食饼筒。食饼筒的饼皮多为绿豆面糊摊成,也有米浆烙制的米皮。而卷的菜,必须要是炒馅:咸菜炒米面、绿豆芽炒黄鳝、炒虾仁、爆鱿鱼、红烧肉,讲究些的还会加鲳鱼肉,极尽美味。













图片














福建泉州润饼

泉州作为古时世界级的港口,润饼的卷菜更能体现他们靠海吃海的特点:虾仁、蟹肉、鱼肉。而胡萝卜切丝和豌豆焖熟,浒苔用小火炒酥拌红糖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少了这几味配菜,润饼可就做不好了。













图片














贵州贵阳丝娃娃

丝娃娃是贵阳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的小吃,丝娃娃讲究饼皮要做到无论包什么菜,面皮都不能破。卷的菜则是清一色的素菜:萝卜丝、海带丝、黄瓜丝、粉丝、莴笋丝……而有地方特色的折耳根、脆哨则是丝娃娃的灵魂。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千个地方就有一千种“卷”的方式。「你家乡的卷饼」,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人民网、央视网、族讯网、泉州网、郑州大信厨房博物馆官网、知乎网、包图网、千库网、贵州文化和旅游小红书、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福桃九分饱微信公众号等。

图片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